2013年11月7日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讀書會]Trans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2013/11/02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讀書會
閱讀 Trans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ging and the Life Course
報告人:陳奕村

2013年10月3日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讀書會]From Hunting to Drinking



2013/09/27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讀書會]
閱讀 
From Hunting to Drinking: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Alcohol on an Australian Aboriginal Community
報告人:吳易澄、梁仲昇


2013年5月20日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演講]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的初步觀察:以1900-1980年代的臺灣醫學教育現場為分析對象


題目:「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的初步觀察:以1900-1980年代的臺灣醫學教育現場為分析對象」
講者:張淑卿教授(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2420會議室
時間:67()15:00-17:30

主辦單位: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
聯絡方式:02-26523474qiming1234@sinica.edu.tw

演講大綱
以解剖手段來研究人類身體構造是西方醫學的特色,雖然解剖在華人傳統社會不受歡迎甚至視為一種禁忌,然而隨著西方醫學的東來,透過解剖刀所揭露的人體知識,也成為習醫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台灣醫學教育中解剖學教育始於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解剖課程由病理教授兼任。195060年代,台灣的解剖學知識的傳授以系統解剖為主,授課材料除了傳統的版書以及教師親自繪製的解剖圖外,因美援的挹注,幻燈片與圖譜成為學習該門知識的介面。時至今日,解剖課程仍是醫學教育中份量最重的一門課。在醫學二或三年級的某一學期,每週一至週五上午,學生都是在飄浮著福馬林的解剖室中度過,不僅要記住又臭又長、希里古怪的拉丁文專有名詞,在實習課時,還要運用雙手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其刀法,解剖大體。因此,在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師徒制」與「默會知識」的重要。
除了實作外,圖譜與模型都是幫助學生學習的教材。195060年代的解剖學課程常見老師親自於黑板繪圖,使用幻燈片,或實體模型幫助記憶。至今,教師親自手繪幾乎成為絕響,目前學生學習是購買圖樣精美且比例確實的圖錄,以及老師提供的投影片。此論文分析材料將以文獻資料為主,訪談為輔。擬從台灣醫學教育中的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切入,討論該知識與實作是如何傳承,在學生與學生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如何的交流與討論,並關注不同世代間的差異,進而形塑出臺灣醫學生的解剖學知識以及對於身體認知的衝擊。

2013年5月19日

2013年3月27日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演講]建構風險體制:台灣早期療育場域的萌生與轉向

2013 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演講

題目:「建構風險體制:台灣早期療育場域的萌生與轉向」

講者:曾凡慈(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Constructing a risk regime: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eld of early childhood treatment in Taiwan
Fan Tzu TSENG,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2319會議室
時間:322()15:00-17:30

主辦單位: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
聯絡:02-26523474qiming1234@sinica.edu.tw

演講大綱

本研究希望闡明早期療育政策的移植與多層次的在地裝配,如何將童年發展重構為風險化的生命階段,乃至於部署出一套新的身體治理體制的社會過程。藉由檢索意義、制度與社會實作如何彼此連結及其條件,以追索早期童年的身心發展如何在特定的論述實作中成為知識對象與管理目標。這套治理體制的重要性在於早期療育的對象從原本設定的「身心障礙兒童」轉向並生產出「發展遲緩兒童」,並將所有未滿六歲的孩子都納入發展風險的光譜中。與此同時,環繞著「發展遲緩」主體所運作的各種論述、制度、機構、技術與實作,以及來自各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生產,均參與發展風險的意義連結、風險團體的建構以及後續行動的部署,從中興起一種新的風險體制,藉此使得早期童年的身體受監管、人口得治理,行動者的角色與腳本也一併被設定。


2013年3月4日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演講]建構風險體制:台灣早期療育場域的萌生與轉向


題目:「建構風險體制:台灣早期療育場域的萌生與轉向」
講者:曾凡慈(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2319會議室
時間:322()15:00-17:30

主辦單位: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
聯絡:02-26523474qiming1234@sinica.edu.tw

演講大綱
本研究希望闡明早期療育政策的移植與多層次的在地裝配,如何將童年發展重構為風險化的生命階段,乃至於部署出一套新的身體治理體制的社會過程。藉由檢索意義、制度與社會實作如何彼此連結及其條件,以追索早期童年的身心發展如何在特定的論述實作中成為知識對象與管理目標。這套治理體制的重要性在於早期療育的對象從原本設定的「身心障礙兒童」轉向並生產出「發展遲緩兒童」,並將所有未滿六歲的孩子都納入發展風險的光譜中。與此同時,環繞著「發展遲緩」主體所運作的各種論述、制度、機構、技術與實作,以及來自各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識生產,均參與發展風險的意義連結、風險團體的建構以及後續行動的部署,從中興起一種新的風險體制,藉此使得早期童年的身體受監管、人口得治理,行動者的角色與腳本也一併被設定。

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反核告白

(文/吳易澄)
約莫一年多前,一位從日本福島逃出並打算移居台灣的女生來到診間,希望我能為她開立證明,因為無法再面對絲毫的輻射暴露。由於移民需要完整的身體健康檢查,包括胸部X光,行醫者皆知,X光檢查的輻射劑量微乎其微,當然不至於造成身體傷害,但是加上福島核災帶來的恐懼加成,即使是聽到輻射,核電的資訊,也能讓人驚恐萬分,輾轉難眠。

在開立「創傷後壓力疾患」診斷證明時,我深知這樣的診斷根本不足以精準對應她的處境。醫療人類學家Allan Young告訴我們,這樣的疾病診斷其實也是人為的歷史建構過程。而即使這樣的診斷有著是否過度醫療化的爭議,卻也暗示著我們一個現實,即精神醫療的有限。即使病出有因,但是受苦者經歷的不會只是那個診斷標準中所強調最初經驗的事件,而是一連串打擊,失落,懷疑,心有不甘。在臨床現場中,許多在意外傷害中遭受身心創傷者,因類似「病情」出現於診間者,常常伴隨著日夜糾纏的官司壓力,他們狀告衙門,面對的是無人負責的情緒黑洞。

近日,一位從台電退休的資深工程師在診間與我討論台灣核電廠的問題。他畫了一張簡圖,解釋了核電運作需要線路、水、電與控制四個要素,核電要運作的話必須這四個要素能安全地共同運作,而理想上整個系統需要採取中央控制,但是台灣的規格卻是分配控制(distribute control),
並且「系統的整合、協調有問題」。他講得很含蓄,卻掩蓋不住擔憂;當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則無法透過中央控制的機制進行危機處理,若發生核災就不堪設想了。這位資深工程師為了確保安全撤離範圍,多年前就搬離台北。但是一直以來卻仍受焦慮與失眠之苦,說「政府準備蠻幹」。

當病因未明,我們該向誰需索治療?而又當病因是一團巨大的結構性壓力,我們又該做如何反應?回顧歷史,當我們熟知的一堆疾病診斷尚未在臨床工作者中得以朗朗上口時,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在二次戰後一起攜手戮力思索如何安全使用原子能的問題。回眸這段歷史,不免覺得當時的專家實在有夠天真,但是也令人感嘆醫療的角色走到今天,也逐漸退出關切人類集體命運的使命,並且服膺一套以實證為主的典範,而這自然無法說服自己去理解核能這樣一種無法算計的威脅。

要理解核電給人帶來的恐懼,其實根本不需要多少個案量來證明。行政院長今天回應核安的質問,以「坐飛機也有風險」來回答,這就又落入媚俗的科學邏輯了。人類已經經過車諾比、三哩島與福島核災,這樣的經驗早已告訴我們再縝密的算計、再精良的技術,都經不起無可預期的天災人禍,更何況,核四工程頻頻出包,埋鈑螺栓截斷、混凝土裡的含尿寶特瓶,加上多次的火警跳電。蕞爾台灣歷經多次嚴重地震,國人如何想像一個絕對安全的核四呢?

台電資深工程師特別交代我,如果要對外說明,請好好為他保密身份。基於醫療倫理,我當然義不容辭。然而我所擔心的是,有心人偏要問,真有此人嗎?證據在哪裡?我要說的是,深受恐懼的人其實更多,更沒有聲音。在整個核電興建的過程中,多少弱勢者的生計被犧牲。他們是貢寮漁民、蘭嶼居民、處理核廢長期暴露在輻射中的工人、以及知道問題卻被迫封口的人....。還記得在診間的對話,面對工程師的焦慮,我也只能一同嘆息。至於如何治療?此時此刻,或許寧可回到上個世紀精神醫療的old fashion,召喚素樸的良心正義。3月9日反核遊行,大家一同上街。反核,給它反到底!

(為保護當事人,撤除原手繪圖,改成新的重畫版本)


參考:
吳易叡-被遺忘的防核歷史

2013年2月26日

2013年2月6日

2013 兩岸人類學營

歡迎學生報名2013兩岸人類學營

營隊日期:714(日)至24日(三)
營隊地點:昆明市雲南大學

招生對象:以在台灣、中國、香港、澳門等地就讀的研究所與即將升上大學部四年級的學生為主,人類學領域優先考慮。
招生名額:台灣學生25名,中、港、澳學生50名,合計共75

主辦單位: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承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
營隊主持人:黃樹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何明(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院長)

2013兩岸人類學營以「環境健康」為主題,將邀請台灣、中國與其他地區學者提供主題演講及工作坊。每日課後則由學生進行分組綜合討論與心得分享,並在最後一天的 成果討論時提交書面與口頭報告。演講與工作坊課程結束後將進入田野調查的行程,提供學員實際進入田野的經驗,以針對研習營課堂所學,進行初步的議題探索、 觀點與方法反省,以及倫理挑戰的問題。更詳細的相關報名資訊與活動內容請上營隊網頁:「2013兩岸人類學營-環境健康」http://renleixueying.blogspot.tw

報名信箱:renleixueying@gmail.com 聯絡人:章小姐

2013年1月2日

醫療人類學民族誌得獎訊息

http://news.chinatimes.com/society/11050301/112012122800137.html

我的涼山兄弟 毒品愛滋當成年禮

  • 2012-12-28 
  • 中國時報
  •  
  • 【侯俐安/台北報導】
 戒毒 血的誓言▲涼山戒毒儀式,戒癮者將喝入白碗中混合的白酒與雞血。(劉紹華提供)
 戒毒 血的誓言▲涼山戒毒儀式,戒癮者將喝入白碗中混合的白酒與雞血。(劉紹華提供)

     海洛因氾濫、愛滋病蔓延的中國四川涼山彝族諾蘇人長期受到漠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紹華,花十年歲月來回穿梭兩岸、深入當地,完成《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青年流動》一書,探究背後的歷史淵源,是源於全球化造成的衝擊。
     這本書昨天獲頒中研院第一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劉紹華感慨地說,這篇著作讓她在學術之路不斷升等,書中的主角、她的「兄弟」們,卻一個個因病離世,「我的研究效率,只為趕上他們離開的速度。」
     涼山是中國大陸海洛因氾濫、愛滋病最猖獗的地區之一,書中將鴉片、愛滋病比喻為當代諾蘇男青年的「成年禮」。
     劉紹華表示,過去彝族藉由生產鴉片,與漢人交換白銀、槍枝,彝語的鴉片、海洛因發音相同,青年對這「傳說中的好東西」趨之若騖,它成為一種「正面的奢侈品」,從購買到偷搶、從吸食到打針,演變成不可收拾的愛滋病蔓延。當地卻因為身處邊陲地區,在歷史的歧視中,中國大陸遲遲難以給予有效的幫助。
     二○○五年劉紹華進駐涼山,住在海拔一千九百公尺的老舊衛生院,整整一年,她學習彝語、與當地人打成一片,「凡是吸過毒、坐過牢的都會成為我的報導人。」
     想起一名歷經三次勞改的青年,最後在老爸、老媽身邊死去。劉紹華說,「這些兄弟,誰的心裡不害怕呢?」他們在鴉片、海洛因中走向男人、展現陽剛,直到多年後「奢侈品」成為「毒品」,對於死亡,他們只能認命地接受。
     她將涼山兄弟的故事寫成通俗文學,並在書中放入許多照片,希望將這本書作為現代化洪流中的紀念碑,「我希望讓讀者明白,諾蘇人如何走到今日,在這看似日益文明的漢化過程中,他們付出多少生命轉型的代價。」
中研院專書獎/劉紹華 探討彝族毒品問題
「這是一本關於探險玩耍、為非作歹、吸毒勒戒、愛滋茫然、世代差異、文化衝擊和兄弟情誼的故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紹華,深入中國四川涼山地區研究彝族海洛因氾濫與愛滋蔓延問題長達七年,兩年前出版英文專書,中文專書《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青年流動》預計明年一月出版,昨天獲中研院第一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中研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頒獎典禮昨天舉行,五位獲獎者分別為中研院院士石守謙、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沙培德、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胡曉真、交大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馮品佳、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劉紹華。
劉紹華用淺顯的語言寫出涼山彝族(諾穌人)的故事,希望能吸引一般讀者。她說,這本書的焦點不是健康或疾病本身,而是造成健康問題的社會災難根源;中研院肯定該書深入少數民族文化脈絡,批判、針砭全球至地方不同層級的政策。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族群,人數比滿族還多,在中國大陸卻被高度歧視,教育、經濟極為落後。涼山彝族的人口不到四川省的百分之三,十年前卻擁有全四川達六成的愛滋病人口;族人曾視吸食海洛因為「成年禮」,代表有本事。
劉紹華解釋,一九一○年代涼山是中國鴉片產地,鴉片為當地帶來白銀與槍枝,在當地人心中是「奢侈品」代表,是好東西。到了近代,涼山彝族人接觸到海洛因,也把海洛因看成與鴉片相同的奢侈品,在彝族語中兩者說法一樣。但彝族人又普遍貧窮,共用針頭施打海洛因、感染愛滋的成為普遍現象;同時也為了毒品偷搶漢人,且將這樣的行為視為「英雄好漢」。
「生命的痛苦不一定只能以痛苦的方式呈現。」劉紹華說,彝族人是為了追求快樂與生命的積極,才開始服用海洛因,最後卻扭曲成負面的結果,甚至被社會所輕視、歧視。國際組織進入涼山,也未考量當地文化,宣導「反歧視愛滋」反而將歧視愛滋帶入當地。
劉紹華表示,自己訪問的這些「兄弟」們迅速凋零,每隔一陣子想聯絡,就發現又有人過世,「我因為這些研究一路升上去,受學術肯定,兄弟們卻一路走」。她把這本書看成一個「紀念碑」,讓世人有機會看到他們的故事。
劉紹華出身記者,曾擔任香港明報駐台特派、英文台北時報記者。
【2012/12/2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