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0日

[醫療人類學研究群演講]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的初步觀察:以1900-1980年代的臺灣醫學教育現場為分析對象


題目:「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的初步觀察:以1900-1980年代的臺灣醫學教育現場為分析對象」
講者:張淑卿教授(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2420會議室
時間:67()15:00-17:30

主辦單位:中研院民族所「醫療人類學研究群」
聯絡方式:02-26523474qiming1234@sinica.edu.tw

演講大綱
以解剖手段來研究人類身體構造是西方醫學的特色,雖然解剖在華人傳統社會不受歡迎甚至視為一種禁忌,然而隨著西方醫學的東來,透過解剖刀所揭露的人體知識,也成為習醫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台灣醫學教育中解剖學教育始於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解剖課程由病理教授兼任。195060年代,台灣的解剖學知識的傳授以系統解剖為主,授課材料除了傳統的版書以及教師親自繪製的解剖圖外,因美援的挹注,幻燈片與圖譜成為學習該門知識的介面。時至今日,解剖課程仍是醫學教育中份量最重的一門課。在醫學二或三年級的某一學期,每週一至週五上午,學生都是在飄浮著福馬林的解剖室中度過,不僅要記住又臭又長、希里古怪的拉丁文專有名詞,在實習課時,還要運用雙手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其刀法,解剖大體。因此,在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師徒制」與「默會知識」的重要。
除了實作外,圖譜與模型都是幫助學生學習的教材。195060年代的解剖學課程常見老師親自於黑板繪圖,使用幻燈片,或實體模型幫助記憶。至今,教師親自手繪幾乎成為絕響,目前學生學習是購買圖樣精美且比例確實的圖錄,以及老師提供的投影片。此論文分析材料將以文獻資料為主,訪談為輔。擬從台灣醫學教育中的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切入,討論該知識與實作是如何傳承,在學生與學生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如何的交流與討論,並關注不同世代間的差異,進而形塑出臺灣醫學生的解剖學知識以及對於身體認知的衝擊。

2013年5月19日